前 言
“十三•五”是学校建设省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为完成学校建设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整体框架包括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回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6个部分,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助力人才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招生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国内国际交流、深化校企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多措并举实施职教精准扶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10个方面。
本规划是学校未来五年建设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是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制定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对于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省内一流高职学院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回顾
“十二•五”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厅的支持下,围绕贵州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学校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改革、勇于进取、攻艰克难,紧紧抓住贵州职教大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清镇新校区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1年启动清镇新校区建设,2013年9月首批学生入驻。随着新校区建设,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实训场所、实训设备等均有大幅增长,至2015年底,学校占地面积60.7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1.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值突破5775万元、校内实训面积9.5万平方米、纸质图书62万册。同时,功能齐全的新校区运动场基本建成,智慧校园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络搭建完成,新校区WIFI、网络播音全覆盖。
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提高。2015年学校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统一部署胜利召开学校第一届党代会,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为适应贵州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要,学校对教学部门进行结构改革,调整原有系部,成立五个二级学院,其中城市建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主要对接城镇化带动战略培养人才,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主要对接工业强省战略培养人才,学校在二级学院干部配备、运行管理、资金划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激发办学活力。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学校章程于2015年获教育厅核准,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将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学校依法治校。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绩效考核与管理办法,完善绩效分配制度。
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学校积极引进人才,扩大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以四个梯队建设为抓手,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国培计划、企业一线锻炼、技能比赛等方式提高师资业务能力。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348人,其中专任教师309人,副高以上职称102人,硕士以上学位148人,学术带头人2人,专业带头人14人,省管专家1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人才1名,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6名,贵州省科技专家库专家6名。
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共12491人,其中高职学生10256人,中职学生2235人;成人继续教育在册398人,五年共培养1440人。
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做强化工、机电等工科类优势专业,积极为“工业强省”战略培养技能人才。重点建设建筑、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物业管理、城市管理与监察等专业,积极为“城镇化带动”战略服务。建设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药品生产技术等专业,为贵州省煤化工、旅游、医药等贵州支柱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为贵州大力发展的轨道交通、大数据产业培养人才。目前,学校共有38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个。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重视内涵建设,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通过技能大赛、专本立交、职业技能鉴定等平台,培养学生水平和能力。学校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开放共享实训基地3个,五年期间共举办省级以上技能大赛13场,学生获技能大赛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4项,省级奖40项。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校重视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五年来,教师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100余篇;主参编规划教材30部;科研立项课题1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4项;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2项。
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学校加大境外交流合作,分别与台湾地区、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向上述国家和地区派遣80余名老师进行学习培训,向韩国建阳大学选派交换生4名、向台湾育达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选派交换生共70名。同时积极派遣干部、教师到国内知名高职学校交流学习,并与淄博职业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不断加强。学校不断深化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探索政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共与1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企业实训基地212个,与贵阳市政府、贵阳华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3000席的贵州省呼叫中心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学校积极落实国家、省的资助政策,通过中职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和减免学费等若干资助政策,实施输血式扶贫。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的号召,从2015年起每年举办中职“威宁班”、“赫章班”等职教扶贫冠名班,免除学生的学费、杂费、住宿费,为这些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以期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学校与六枝特区等3个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面向贫困地区招生。针对学院的对口扶贫点,积极开展党建扶贫、助学扶贫、学生社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等相关扶贫服务。
校园文化成果显著。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金韵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开展大型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展演、以“道德讲堂”为平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以演讲比赛、辩论赛、书法展、摄影展、体育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以学生社团建设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五年来,举办各类学生文体活动300余场、道德讲堂80余场,学生获省级以上文体比赛奖项12项。
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1.存在的问题。
办学模式创新不够。在办学模式上创新不足,政、校、企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
综合改革有待深化。二级学院责权事相统一的制度体系还未完善,办学活力彰显不够。绩效分配制度仍待完善,分配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学校治理规章制度体系不健全,规章制度的衔接不够,管理的运行通道不畅。
师资水平有待提升。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观念、意识有待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有待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领军型人才不足,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优化。
服务社会能力不足。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不够;产学研能力不强,成果转换少。
办学条件有待完善。办学经费不足,新校区建设未完成。
2.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对专业设置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传统专业的调整改造、新专业的设置、专业群的建设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及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发展的机遇
1.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国家相继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等文件。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一带一路”等战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促使高职教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推动价值链与产业链升级,迫切需要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问题凸显,要求高职院校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2.贵州发展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贵州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教园区建设,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着力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实现“中高本”教育贯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完善“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进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行职业院校学历证书和国家资格证书融通。”为“十三•五”贵州职业教育规划了蓝图;贵州“十三•五”规划,提出“第二产业增长11%左右,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长11%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大数据产业、新型工业化、山地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职业技能人才;贵州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需要职业教育广泛的参与。
3.新校区的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学校新校区位于贵州(清镇)职教城,贵州(清镇)职教城是省政府着力打造的省级职教园区,在政策、财力给予大量的支持,这是学校发展的机遇;随着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办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这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良好基础。
4.示范建设和争创省级优质学校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省级示范高职学校的建设,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报省级优质高职学校,在综合改革、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师资建设等各方面均有详尽的建设计划和较大的投入,学校正向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办学目标稳步推进,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秉持“修德励能、精工铸艺”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发展道路,着力增强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
(二)发展理念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建设省级优质高职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为省内一流高职学校。
坚持创新发展,提升办学活力。创新是引领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二级学院改革、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等各方面突破常规,加强创新,才能增加活力,加快学校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整合发展力量。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校内协调、校政协调、校企协调、校校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种力量,推动学校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优化育人环境。绿色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响应贵州省“穷省办教育”的号召,树立节约意识,减少铺张浪费,将有限财力投入增强办学实力中;要积极运用“互联网+”的模式,减少传统教学、办公过程中的浪费;要美化学校环境、培育学校特色文化、丰富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坚持开放发展,增强服务能力。开放发展是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学校要面向社会办学、面向企业办学,要积极的引进来、走出去,不断培养教师、学生的开放思维,要主动融入社会,开展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校园。要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的思想,保障师生权益、凝聚师生力量、共享发展成果,使师生自觉融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来,主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改革,完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建设省级重点骨干专业(重点专业群),打造省内一流教师队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快学校基础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省内一流高职学院。
(二)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2020年,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达到15000人,成人继续教育在册500人,五年累计完成各类成人教育培训10000人次。
专业建设:专业总数控制在35个以内。建设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调整改造5个老专业、新增4个新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实现全覆盖,招生比例30%,2个专业与省内普通高校合作举办4年制本科教育;4个专业开展境外合作办学,其中2个专业开展2+2专本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专业相关度90%以上、双证率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0%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90%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生师比18:1;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40%以上、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达9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职教名师3名、优秀教学团队3个、教授10人以上,引进和培养博士10名以上。
科学研究: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0项、科研成果奖1-2项;专利、产品设计60项以上;教师发表论文每人每年不少于1篇。
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进二级学院综合管理改革;实现完全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考评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办学条件: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10000元以上;建成大数据信息云校园;完成新校区二期项目,新增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地区、韩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境外高校合作、加强与泰国等东盟国家合作;与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立联盟关系。
扶贫工作:实施职教精准扶贫项目,加大“威宁”、“赫章”等职教扶贫冠名班的培养力度;建立30个以上精准扶贫培训基地;贫困生就业率达到100%。
文化建设:建设环境优美符合工科特点的校园景观;进一步凝炼学校精神,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风、学风、校风;全力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道德讲堂等校园文化名片。
五、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
为完成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任务一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深化二级管理改革
1.深化二级管理机制改革
用三年时间,推进以下放人、财、事权为核心的二级学院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的自主性、积极性,形成二级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良性机制。
2.完善“1+1+n+”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依托行业企业,探索多主体办学、多元化办学模式,完善学校+特色学院+企业的“1+1+n+”协同创新发展,建立“主体学校+特色学院”两级管理体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坚持产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生”共赢,加强各特色学院设施设备、实训场地等使用和共享,加强统筹特色学院的招生、就业、创业和社会培训等工作。
3.开展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激发创新活力
落实教育部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以服务发展需求、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培养质量、激发创新活力为目标,建立并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自我质量保证机制,以1-2个学院和职能部门为试点,建立强化学校、学院、专业中心三级管理系统的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形成以改进、提升为重心的常态诊改机制,培育“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校园氛围。
任务二 助力人才质量提升工程,实现质量强校目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质量提升工程为契机,围绕重点专业群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实训改革等5项改革,强化教学信息化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支撑,达到4个满意(企业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政府满意)的质量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加大省级十项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力度,实现省内一流,重点专业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优质高职学院的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力争获得2-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3-4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2-3个省级开放型实训基地,2-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3个省级学徒制试点,1-2个大师工作室,3-5名省级职教名师,2-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4-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加强专业建设
立足贵州,面向西南,围绕贵州5个100工程,以贵州发展建设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群布局,加强核心专业、骨干专业建设,辐射并带动“3+3”专业群内各专业协同发展。
(1)根据工业强省战略、大数据食品药品安全云、大健康产业和智能制造建设需要,对接产业链,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首批建设化工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和机电一体化三个特色专业群;在“十三•五”期间,立足于服务贵州地方经济,贵州5个100工程对人才的需求,针对贵州“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相融的“四相”原则,打造大数据应用、城镇建设、现代服务业4个专业群,完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3+3”专业群布局,形成集群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建设目标。
(2)以工科为主体,坚持、坚守并做精、做强贵州经济发展必须的化工、机电和信息等优势专业,做大、做强建筑、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多元化专业协调发展之路,实现各专业协同发展。重点建设应用化工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商企业管理等6个专业,满足贵州发展不同阶段对人才需求。十三•五期间,以建设一批、带动一批、扶持一批的建设步伐,完成各专业协同发展。
落实《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暂行办法》,开展专业评估与监测,实行专业建设与调整预警机制,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贵州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2020年将现有专业整合到35个以内。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建设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按不同专业特点,分别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能力本位、成果导向三种类别,系统设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强化职业道德及“工匠精神”的培育。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
(1)积极推进政校企协同育人,继续与华唐、北控水务、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院、瓮福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清镇市市场管理局建设2-3个省级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推进现代学徒制,建成2-3个省级学徒制试点。
(2)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强化各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与落实,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以校企合作开发为重点,建设5-8门通用能力课程、20门专业群平台课程、20门专业技能课程、10门“专业+”复合课程,建设校本教材10本。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通过建设完成4-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一批校级精品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开发3-5门慕课、60门微课,形成集网络教学、视频公开课、名师课堂等区域共享的一体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
3.深化学分制改革
建立并完善学分制改革与推进机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
从2016年开始,在经济管理学院优先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完成全校完全学分制的管理与改革。
4.加强教学信息化体系改革
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与推广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库,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生态化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5.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
以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平台为基础,实施“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级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在校生学习成果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课堂教学测评、用人单位反馈、教学检查等常态化机制,建设内部质量诊断与持续改进体系,扎实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专业与课程质量监控与考评体系,促进专业自我发展、自我诊断、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保证教学质量持续稳定提高。
6.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1)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新增2-3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建成2-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2)完成德贷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各项目设备安装、调试、实训项目开发并正常使用。
(3)加大技能大赛工作力度。继续组织好现有的贵州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农产品质量检测赛项工作;下大力气组织参加教育部每年一次的技能大赛,力争突破取得二等以上团体奖项;依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条件,争取更多、更高的技能大赛项目在我校举办,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专业综合实力和学校知名度。到2020年,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力争实现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的突破。
任务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以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师资队伍为核心,积极探索校企之间人才交流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健全新教师准入、岗前培训、“老带新”等制度,努力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
1.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工程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512工程”。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到我校工作。启动5名大师引进计划,建设2-3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由企业名家、大师、教授领军的大师工作室,以培育项目的形式,以点带面提升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层次;启动双专业带头人引进计划,力争每个重点建设专业引进1-2名,全校共柔性引进20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正高职称人员,提升重点专业的特色建设。启动高学历引进计划,引进10名博士,提高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提升学校知名度。继续实施学院教授培育工程,促进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培养。
2.到2020年,力争建立2-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5个“大师工作室”,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着力打造3-5名“省级职教名师”。
3.实施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达到专任教师的60%以上;实施“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明确双师素质的资格要求及培养方式,保证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40%以上。
4.继续实施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师“老带新”制度,完善校内人才梯队遴选机制,保障教师发展通道更加畅通;依托国培、企业培训、校内培训、企业锻炼、转岗和专业拓展等形式,提供多元化、多渠道路径,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学校关于教师下企业锻炼等相关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保证青年教师5年内企业锻炼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国家要求。
5.实施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培育计划。出台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配套政策,鼓励教师亲自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构,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加强对创新创业师资的专项培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等加入学校创新创业团队,组建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专兼职结合、创新意识强、创业干劲足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6.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打造辅导员队伍“立交桥式”发展通道,搭建辅导员成长发展平台,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体系,推进学生管理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支思想稳、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数量足的专职学生管理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专兼职学生管理者三支队伍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机制。
任务四 加强招生工作,保证高质就业
1.加强招生工作,确保办学规模
(1)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培养需要,积极推进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确保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
(2)加强招生宣传。选择行之有效的宣传渠道,利用省考试院网站、网络媒体、高考现场咨询会或参加有关咨询活动、发动全院师生等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更优的考生报考我校。
(3)建立生源基地。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出50所高中、30中职学校,与他们成立“校校对接”、“校校帮扶”等合作模式,使之成为学校生源基地。
(4)紧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并将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
(5)重视交流合作,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同时也积极培育对外国留学生有吸引力的特色专业,开拓境外生源市场。
2.完善就业机制 提升就业质量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与招生就业处”,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就业指导中心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各个学院主体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制。继续保持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通过校企业合作加强专业建设,保证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继续稳定在80%以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力保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达8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总体满意度达90%以上,毕业生对教学满意度90%以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5%以上。
(1)进一步拓展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在专业课、班会、讲座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内容。
(2)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行“订单式”、“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毕业生对口就业、就好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继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灵活、分散、小型、形式多样的专场招聘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4)进一步加强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以完善的功能、丰富的内容,快捷的信息服务,为毕业生提供便利。
(5)引进社会认可度高、声誉好的人才网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毕业生就业门路广,选择余地多,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6)关注贫困生就业,帮助他们消除就业时的心理障碍,积极参加企业招聘,确保我校贫困生就业率达到100%。
任务五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内容,加强校训、校史、校风等精神文化层面建设,进一步凝炼和沉淀,与时俱进,深化内涵,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在全校营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秉承修德砺能、精工铸艺校训,加强学报、网站、广播、新媒体等文化载体建设,依托“道德讲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积极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项目和文化品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传递正能量的实践育人活动,力争进入“省级特色校园”行列。加强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推动人文素质进一步提升,注重营造格调高雅、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性、思想性、教育性、深刻性、时尚性、趣味性,体现社会主义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紧紧围绕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重点打造感恩担当、职业素养、创新创业、国学传统、廉洁自律六大文化。依托学生会、社团,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一课一室一赛一研一项目”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突出重点,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自觉,从必然走向自然,树立志存高远、奋发进取、创新成才的良好学习风气。
2.构建校园服务型工作体系,提升校园文化服务功能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学生综合服务体系;建立网上学生事务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所涉及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助学解困、技能培训、留学深造、就业创业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学生工作虚拟社区,建设具有学习交流、娱乐休闲、知识管理、个人展示、师生互动五位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自主管理,展示学生个性,分享学习成果、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促进师生交流。
提升校园文化服务功能,将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切实重视和强化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和服务社会功能,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感恩奉献精神,为社会奉献爱心、科普惠农、教育帮扶、创新创业、环保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等活动,紧扣社会焦点,结合专业特色,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争取更多活动项目荣获省级奖项。
任务六 加强国内国际交流,提高学校影响力
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国际化,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对我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及模式。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步伐,利用合作办学契机开拓教师国际化视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合国际通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加强与国内优质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完成与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国家优质高职学校建立联盟关系。充分吸取先进学校办学经验,加快我院内涵建设的步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与台湾地区、韩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境外高校合作、加强与泰国等东盟国家合作;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推动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
3.加大学校与国外高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的工作力度,有计划地选拔50名骨干教师、100名优秀学生公派出境交流学习,用国际化来提升学院的办学内涵及人才培养质量。
任务七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办学综合实力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引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增强办学活力和实力,扩展发展空间,实现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
1.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主动联行业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或共建专业。建成1-2个混合制的二级学院,允许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学校的办学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建成5-6个混合制的专业,通过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方式在某些新特专业上取得突破,以解决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不足、实训条件薄弱和学生就业不畅等问题。建立管理、驱动和保障三个合作机制,实现 “1+N”(即学校与N个企业)的多主体合作办学模式,形成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2.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出台和完善一系列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着力解决校企合作责权利问题,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出台《合作学院董事会章程》,进一步明确董事会成立的宗旨、目标、作用,界定合作各方责权利和合作领域与合作模式,确定合作董事会校企合作专项资金的来源与用途;出台学校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方式,明确合作项目的各方在合作期间的投入、管理职责和权利、享有的合作成果等;制定学校校企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调各合作方投入资金(包括人财物)使用管理程序、合作经费监督和经费投入来源保障制度等。
3.完善“订单式”“委托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出台学校“订单式”“委托式”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理顺学校和二级学院的管理关系,完善校企共育合作体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在“订单式”“委托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改革招生模式,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招生与招工方案,共同出台学徒录取办法,将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中进行统一管理。构建现代学徒制个性化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工作实际确定,强化相关领域基础知识和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重点突出现场实作能力的强化和提高。专兼结合,打造“双导师”教学团队,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共建共享,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以“校中厂”、“厂中校”为主要形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训室管理模式,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实习、实训管理机制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基地。
4.建立深度融合的科技服务与社会服务平台,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与行业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科技服务机构,共同进行科技开发、咨询和技术推广服务,共同分享收益,保证双方长期合作。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继续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场地资源和学院的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与企业合作拓展和研究新型职业岗位、复合职业岗位等职业资格标准,合作开展鉴定服务,并分享鉴定收益。
任务八 加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拓宽社会服务领域,主动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服务社会、带动和引领区域内高职教育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一流学校的示范作用。
1.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
以“服务区域,开放办学,共享资源,互惠多赢”为目标,以“科技服务”为龙头,以“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两翼,完善学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提升一批资源配置较高、服务范围较广、技术力量较强的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机构,形成“产学研服务平台”、“多样化的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平台”、“技能鉴定平台”等三个平台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体系。
(1)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以《贵州省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贵州产业体系”方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总体谋划、深入协同、需求牵引、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学校化工、机电、信息三个学院的科研服务能力和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联合贵州省相关行业、企业、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和校企合作单位,共建产学研服务平台,旨在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线,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我校科研服务与协同创新能力。产学研服务平台设有三个开放实训基地和三个协同创新中心,力争把三个实训基地建成省级开放基地,把三个协同创新中心建成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产学研服务平台,争取实现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的新突破,力争完成和新增纵向、横向项目50项以上。
(2)搭建多样化的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平台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教学资源,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基地、远程合作等多种培养模式,搭建多样化的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平台。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将学校各类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整合和归口管理,使继续教育学院成为学校实行开放教育的多样化学习平台。成立大数据与服务外包学院,使学校成为贵州省服务外包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3)完善技能鉴定平台
充分发挥贵州省第44国家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广泛开展职业工种的鉴定工作,新增污水处理工、燃气操作工及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金属材料检测、工程测量、现代物流等方面的鉴定工种。
2.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支持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建全相应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加大科研投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充分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教师潜心科研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申报高级别、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3.加强科研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建设
注重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质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引进5名技能大师、10名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和20名教授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与学校目前专业群发展一致的高学历高水平人物;加强与科技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联系,柔性引进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专家担任特聘专家和特聘教授,指导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组建6个以上技术研发与服务团队,同时,对接学校重点专业群和新兴产业专业群,建设5个大师工作室、10个教授工作室。
4.推动科研及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围绕“四个一体化”、“五张名片”、五大新兴产业等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人才、专业、科研综合优势,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科研服务机制,开展技术咨询、开发和决策服务,提高科研转化率,5年内,专利达60项以上。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教学资源,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展面向企业、行业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任务九 多措并举实施职教精准扶贫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脱贫致富直通车的作用,主动融入我省大扶贫战略行动,以“七个精准”为抓手,实施职业教育输血式和造血式扶贫,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
1.精准规划。将职教精准扶贫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2.精准招生。建立高度耦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扶贫战略行动的专业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主动面向贫困地区招生更多的学生。
3.精准资助。落实国家普惠政策,健全中高职资助体系,切实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4.精准培养。建立和完善贫困生精准培养制度,制订贫困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建立贫困生成长记录档案,实施教职工对口帮扶贫困生制度,把贫困生培养成为德技兼备、自立自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5.精准就业。建立贫困生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动校政企深度合作,为贫困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贫困生就业率达100%的目标。
6.精准培训。依托与联合办学的贫困县中职学校,挂牌建立精准扶贫基地,为当地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人口就业能力。
7.精准服务。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教育资源优势,帮助学校的党建扶贫点和精准扶贫帮扶村做好党建扶贫、技术服务等相关服务,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任务十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办学条件
1.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改善校园环境,十三•五期间预计将投入基础建设2.1亿元,完成图书楼、教学楼、实训楼、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食堂及配套校园环境等新校区建设二期规划项目,共计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新校区。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完成1400万欧元贷款设备的招标、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充实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在此基础上,建成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机械产品智能制造及检测、移动互联环境云数据分析等3个开放实训基地,建成大数据应用、逆向工程及3D打印技术、资源环境等3个协同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体系完整、设备一流、开放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
3.“大数据信息云校园”建设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投入3000万元,打造“大数据信息云校园”项目。在“智慧校园”和“贵阳云计算中心基地”基础上,从大数据云空间建设、学生云端大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招生就业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行政管理决策云端支持系统、云端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建设大数据云校园,在省内职业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为确保圆满完成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任务,实现“十三•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从组织、制度、资金等三个方面加强对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坚持依法治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章程》为基础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团体在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完善校务公开和民主治校机制,进一步落实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重大改革方案、重大项目安排和重要干部人选的协商,保障党外人士在关系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
(二)制度保障
进一步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员学习教育体系,提高党员、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水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教代会、职代会等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和督导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资金保障
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争取学校生均经费财政拨款达到较高水平。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争取和引进更多的校外资源,实现多元投入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办学;通过社会捐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增加学校办学经费;加大对基本建设、校园改造、专业群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平台、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国际合作交流、智慧校园建设等专项经费的投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财经行为,严守财经纪律,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约束机制和节约激励机制,增收节支,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实现学校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筹措学校建设发展资金7亿元,其中生均拨款经费2亿元、国内银行贷款3亿、国外银行贷款2亿。建设资金分配预算为:基础建设5亿(含外资贷款1亿、国内贷款3亿、生均拨款1亿)、优质学校建设2亿(含外资贷款1亿、生均拨款1亿)。
结 束 语
“十三•五”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学校将继续加快清镇职教城新校区建设,全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将学校打造为省级优质高职院校,任务繁重、工作艰巨,只要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完成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就一定能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省内一流高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