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更多青年学生汲取思想力量,强化为民情怀,结合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
2025年4月11日,"从电影创作看人民底色——252公交车背后的理念剖析"主题对话活动在图信大楼大礼堂成功举办,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三全育人办公室主任龙云敏,《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作品创作团队、马克思主义教学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全体教师、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活动现场首先播放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获奖作品。从视频中表现的民生图景,生动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真切融入生活每一处细节的实践。
视频导演王玮以“真实、烟火气、感动”分享了他在创作过程中对人民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强调了电影作为艺术形式在反映社会现实和传递“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252路“惠农专线”不仅是解决菜农出行难的实际举措,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温度的民生工程。
创作团队的张贞老师则从理论层面剖析了“惠农专线”背后的理念。252路公交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精准把握和积极回应,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高高在上的宣传口号,绝对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全方位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扎实提升上。
互动对话环节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温度与力量。创作团队每个人交流中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对这一理念最质朴的诠释。他们的话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明白,人民的幸福就是最大的政绩,人民的满意就是最高的标准。
“一座城市要有现代化的高度,也要有烟火气的温度。”当理论之光穿透创作实践,当市井烟火升华为时代镜像,这就是"人民底色"最生动的注脚。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教学系直属党支部开展“筑牢国家安全意识 践行党员责任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教学系开展婚恋教育进校园专题心理健康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