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感节气 知传统 品文化——秋分节气古诗词推荐及赏析

发布日期:2025-09-23   来源:   点击量: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昼夜平分,天气渐凉,秋意愈发浓郁,此时桂花飘香、鸿雁南飞,尽显秋日独特景致。在这个充满诗意与韵味的节气里,推荐以下几首适合师生们阅读的诗词,以感受秋分的别样风情和古人寄情于秋的深厚情怀。

1.《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夕阳斜照,山光刚好清澈透明;浮云薄情,飘忽不定,尚未归来。江上的彩虹明亮,好像在远处下垂饮水;三峡的秋雨下过了,又飘飞来几点余雨。大雁终于高飞南去,大熊感觉自己变肥胖了。秋分时节,我仍在异乡做客,竹子上的露水在夕阳的照射下闪烁着微小光亮。

这是诗人在夔州写秋分晚晴的一首诗。杜甫原想从夔州取道回乡,然而各地藩镇割据,局势依然混乱,使诗人回乡的梦想破灭。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夔州山水的喜爱,也表现出对于故乡的思念。雨过天晴,欣喜之余,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怀乡悲秋的情绪。


2.《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漏钟显示还未到深夜,此时正要到秋分时节。林间泉水叮咚,松鹤在这里栖息,微风将云吹散,月亮露出来了。与好友一起踏着青苔散步,斜卧山石畅谈诗文。像这样清静的地方,也只有好友贺兰三才经常光顾啊。

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创作于贾岛隐居。当时贾岛可能居住在山间或郊外的简陋居所,生活清幽孤寂。秋分时节,秋夜渐凉,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友人贺兰不辞辛劳前来拜访,给孤寂中的贾岛带来了极大的慰藉。全诗以“夜”为背景,以“喜”为情感主线,营造出清幽静谧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3.《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金秋已到了风清露冷、秋季过半的秋分时节。在凉凉的月光下,桂花香气飘得很远。遥想仙宫宴会,素衣霓裳翩翩起舞,仪仗飘飘,人影散乱,彻夜吹奏着昭华丝竹之声

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分时节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自己对秋夜的感受和对仙境的想象,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和淡淡的哀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是对秋分时节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4.《客中秋夜》

〔明〕孙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耕。

★故乡此刻应该已经布满了洁白的露水,在这清冷的夜晚,又到了秋分时节。皎洁的月光洒下来,空旷的山野一片寂静,天空晴朗,能听到一只大雁飞过的声音。感慨时光流逝、时局变迁,满心的忧愁只有自己独自承受,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喝了酒有些微醉。家乡南山下的豆子此刻应该已经成熟了,不知要到哪一年才能回到故乡,亲自耕种那片土地呢?

★这是一首秋分时节思念家乡的诗。诗人以秋分为背景,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空旷的山野、高飞的大雁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述自己孤独、苦闷的状态,以及饮酒排遣愁绪的行为,进一步凸显了内心的思念和无奈。最后,诗人通过想象家乡豆子熟了的情景,表达了对归隐家乡的向往和期盼。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5.《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唐〕周贺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在炎炎夏日里,我常常会回忆起这个地方,在这里,清晨和傍晚都仿佛能提前感受到类似秋分时节的那种凉爽气息。那曾经见过的月亮,如今再来依旧高悬天空,而端坐于此,忽然又听到了新蝉的鸣叫。轻轻挥动扇子,微风拂过,似乎在调理那些病恹恹的叶子;沟渠中的水静静流淌,将天上的残云分隔开来。这里确实有着别样的微微凉意之处,但我却无法像你(王辂)那样从容自在。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思与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语言,描绘出故地重游的所见所闻所感。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善于运用对比与意象营造意境。“旧月”与“新蝉”的对比,将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更迭展现得淋漓尽致;“病叶”“残云”等意象,渲染出一种略带忧伤、不圆满的氛围,而“扇风”“沟水”等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描写,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与静谧之感从情感表达来看,诗中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时光变迁的喟叹,更有对友人从容心境的羡慕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