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更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路径,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精神,切实落实《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贵州省2025年中高本贯通培养学校名单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学院于5 月 29 日上午在清镇校区双创中心礼堂举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讨会。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昌辉、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凯、省内12家中职学校的校领导、教务处、招就处、贯通专业负责人以及贵州理工学院、贵州氢能效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易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孙凯副院长主持。会议第一项议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昌辉致辞。王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是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本质特征,更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之道,学院希望借此机会搭建起中、高、本院校和贵州省龙头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各方在对话交流中共谋合作、共叙友情。他指出,面对职业教育 “类型教育” 定位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希望参会各方一是校企合作要 “全、深、广” 协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二是中高职贯通需 “通、带、实” 三位一体,完善纵向体系;三是职教改革应 “准、引、新” 多维突破,打造类型标杆。他强调,职业教育发展需多方协同,期待与会嘉宾共商良策,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中职院校代表凤冈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张泉在发言中表示,中高职贯通培养为中职学生搭建了上升通道,期待与工职院在课程衔接、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代表贵州氢能效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霈从企业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作了发言。他表示,企业继续将加强校企在订单培养、技术研发、实习就业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省内院校与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凝聚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共识。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政行企校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会后,参会人员根据不同组别还参加了贵州省新材料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组建筹备会、中高职培养、转录衔接会和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座谈会三个分会议。